9月28日12時15分,隨著瓜瀝文化體育中心男子散打(75kg級)頒獎的結束,杭州第19屆亞運會武術比賽正式落下帷幕,共產生15枚金牌。
賽場內,南拳虎虎生威,長拳舒展大方,棍劍勁道威猛,太極行云流水,散打攻防交錯……在亞運的這場“武林大會”上,“武林高手”雄姿英發,盡顯英雄氣概。賽場外,瓜瀝文體中心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同樣使出“電波衛士”的看家本領,核驗無線電發射設備、開展電磁環境監測,為比賽筑起無線電安全的“金鐘罩”。
千里相會“三人組”:為共同的目標攜手奮斗
8月23日,來自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興安嶺無線電監測站的王福增和佳木斯無線電監測站的金琪鑫作為援浙工程師,跨越千里抵達杭州,與來自浙江省經信廳臺州無線電管理局的王滔順利會合,組成了瓜瀝文體中心場館精簡高效的無線“三人組”。
雖然來自三個不同的地方,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確保瓜瀝文體中心場館實現全保障周期無線電“零干擾、零投訴”。
賽前,場館側的重點工作是摸底巡檢。“三人組”對場館內使用的無線電設備充分摸底,嚴格落實“一表、一圖、一屏”要求,建立重要頻率臺站登記表,標定場館內無線電發射設備點位圖,在一體化平臺上標注場內重點頻率;對電子顯示大屏、電子時鐘、UPS等可能影響場館電磁環境的設備開展電磁泄漏測試;幫助體育展示與網絡通信團隊落實體展無線攝像機審批事宜……“我們每天都要巡館兩次以上,摸清場館內無線電發射設備的位置、頻率、使用部門、聯系人等,做到眼中有數、心中有底。”王滔稱。
賽時,“三人組”聚焦保護性監測,重點做好計時記分、體育展示、直播轉播等與賽事相關的重要頻率的實時監測。團隊成員高效配合,每場比賽都在媒體席開展頻率監測,對出現的信號進行分析,確保無線電發射設備與登記表格表格一一對應,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工作節奏很快,每天都要早上六點半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點,不斷挑戰自己。”
他鄉的中秋:用亞運保障成績回饋家人和組織
2022年4月,王滔從臺州趕到杭州,執行浙江省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那是他第一次到瓜瀝場館。“場館很整潔,整個亞運保障團隊精神很飽滿,工作很熱情,態度很親切。”這讓王滔印象深刻。
“參與亞運會保障,對我來說是一次特別的學習和成長經歷。”王滔覺得收獲滿滿。如果沒參加亞運會保障,王滔應該會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假期陪著家人看游泳和足球比賽。“但我覺得親身參與保障工作更有意義。我將全力以赴,用保障亞運會圓滿落幕的成績回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回饋組織的信任和托付。”
亞運會武術比賽后,瓜瀝文體中心迎來了卡巴迪項目比賽。由于場館轉場,部分設備需要重新布置,競賽團隊也要進行更換,無線電安全保障“三人行”團隊來不及休息,立馬投入新一輪工作,與新的競賽團隊溝通,隨時更新“一表一圖一屏”,落實清單“有進有出”,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嚴格的工作要求、更加認真的工作態度,投入到亞運卡巴迪賽事的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