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為了便于理解《方案》,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電力裝備發展,強調要把電力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6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指出,“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能源安全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電力裝備作為支撐能源轉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質和技術基礎,行業穩增長面臨多方面有利條件。從供給側來看,電力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加快。從需求側來看,國內裝備需求旺盛,國際市場不斷開拓,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形勢良好。
但是,穩定電力裝備行業增長也存在一定問題,從短期看,一是電力裝備行業經濟運行受交貨周期影響,年度內營收增速存在波動。二是受國際政治、經濟等大環境不穩定影響,國際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三是部分領域產能過剩,導致行業存在低價競爭,不利于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從長期看,存在部分電力裝備關鍵零部件仍依賴進口;裝備供給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有待加強等問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電力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穩增長擺在首要位置,發揮電力裝備行業帶動作用,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實現工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發布《方案》。
二、主要考慮
《方案》緊緊圍繞電力裝備行業發展穩增長目標,充分利用各部門現有政策,統籌推進電力裝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明確政策定位。落實國務院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加強2023-2024年穩增長系統謀劃,達到穩定市場預期,提振行業信心目的。
(二)突出問題導向。按照遠近結合原則,圍繞短期影響行業穩定增長的問題和長期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短板,有針對性的制定政策措施。
(三)堅持“雙輪驅動”。政府市場共同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對行業發展的引導作用,激活市場活力,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穩定行業增長。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按照遠近結合原則,通過強化重大工程引領、保障高質量供給、加快裝備推廣應用、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夯實電力裝備行業增長基礎,推動電力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發揮電力裝備行業帶動作用,同時考慮目標可實現性,通過實施一系列工作舉措,穩定電力裝備行業增長,力爭2023-2024年電力裝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9%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四、重點任務
《方案》結合重大技術裝備相關規劃,充分利用電力裝備領域相關政策,按照遠近結合原則,提出一系列工作舉措。
(一)強化重大工程引領。發揮牽引帶動作用,鼓勵能源領域重大工程建設運營單位加大攻關突破電力裝備采購力度。保障電力裝備供應,引導裝備制造企業提高供給質量,保障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二)加快裝備推廣應用。修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開展能源領域首臺(套)評價和評定,支持在電力裝備領域建設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驗證平臺,盡快優化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加快裝備推廣應用。
(三)繼續開拓國際市場。引導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統籌推進海外工程建設,打造海外工程品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等方面的國際互認等。
(四)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加快電力裝備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培育產業集群,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推動電力裝備高端化發展。
五、保障措施
為保障主要目標和工作舉措順利完成,《方案》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充分發揮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作用,依托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工作協調機制和專家委員會,加強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助力創新發展、推廣應用等方面的政策落實。
二是強化財稅金融支持。推動制造業企業所得稅抵扣等稅收優惠政策落實。鼓勵相關金融機構為電力裝備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為電力裝備提供精準有效支持。
三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鼓勵國有企業提供電力裝備首臺(套)應用場景、試用環境并先試先用。推動各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研究出臺首臺(套)招投標相關規定。加強品牌宣傳和供需對接。
四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高端復合型人才。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大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推進以創新為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