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政策宣傳月地方系列文章之三十四】
中小企業是經濟和社會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盛贊的“高顏值高素質”之城,近年來,廈門市因地制宜發揮政策疊加效應,開展多項舉措,努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環境,促進高質量健康發展。
一、研究出臺涉企政策,力促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2019年4月,《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正式發布,《措施》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從十二個方面提出了可操性強、精準有效的36條措施,內容涵蓋加大財政支持、強化服務體系、加強融資促進、支持“專精特新”發展、支持創業創新、實施梯度培養、支持開拓市場、優化企業服務、提升企業人才支撐、弘揚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切實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早在2004年,廈門市就設立了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助力中小企業發展;2012年專項資金規模突破4413.67萬元并逐年遞增,2015年起專項資金規模達到1億元。為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作用,今年8月,市工信局和市財政局重新修訂發布了《廈門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安排1億元重點用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和融資服務體系建設,致力于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和原來的法規相比,新修訂的《辦法》扶持范圍更精準、扶持力度更大,注重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為保障專項資金高效落地,市工信局還先后制定了《廈門市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資金管理辦法》《廈門市小微企業還貸應急資金管理辦法》《廈門市小微企業服務補貼券管理辦法》等相關扶持政策,這不僅是為廣大中小微企業發展帶來的真實惠,也是市工信局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貫徹落實中央“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講話精神。
二、貼息、獎勵雙管齊下,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過程,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培育,財政的支持。成長型中小企業作為廈門市一批成長潛力大、創新能力強、信用度高的代表性企業,是市工信局十幾年來重點幫扶的對象。通過開展成長型中小企業評選工作,每年認定成長型中小微企業400多家,對經認定的廈門市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給予最多不超過50萬元的貸款貼息扶持,累計發放中小企業成長支持資金超1億元。
為鼓勵全市小微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市工信局通過培育“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推動小微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每年認定“專精特新”小微企業超100家,對經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給予每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獎勵,累計發放專項補助超1000萬;同時對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
近年來,全市共培育成長型企業500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400多家,從中“畢業”成長、躋身大型企業行列的企業正逐步成長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資本市場遍地開花。
三、發放補貼券,降低小微企業購買服務成本
廈門市小微企業服務補貼券是一項普惠性的扶持措施,自2016年啟動以來,受到全市廣大小微企業的歡迎和使用,為小微企業在購買財稅服務、人才服務、信用評級、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質量服務等專業服務上降低購買成本。也就是說,小微企業在購買服務時可自主選擇簽約服務機構,根據簽訂的服務合同金額申請服務補貼。每家企業年度申領服務補貼券總額不超過30000元。根據實際服務合同發生額60%補貼,每筆最高不超過6000元。自2016年啟動,四年累計服務小微企業9904家,企業累計享受服務補貼超過3876萬元,累計帶動成交金額8956萬元,有效調動服務機構的力量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創業和服務成本。2019年,累計服務小微企業3811家,企業累計享受優惠1555萬元,累計成交金額3497萬元。今年補貼券政策已被納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范疇,將進一步推動政策落地落實。
四、提高獎勵標準,支持示范基地示范平臺建設
為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建設和培育,廈門市積極開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優秀服務機構認定工作,不斷提升本地產業服務機構專業化服務水平。對經認定的國家、省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分別給予8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年度運營工作評價結果為良好及以上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平臺、示范基地,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獎勵。截至目前,廈門市已認定示范平臺32家、示范基地20個,其中國家級示范平臺8家、示范基地6個。目前,全市已構建以廈門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龍頭,廈門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慧企云”為網絡載體,10個窗口服務平臺、22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0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為基礎,公益性和專業性社會化服務機構為骨干的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2018年,全市30家示范平臺共有中小企業專業服務人員2096人,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2259戶次,全年累計服務中小企業10.33萬戶次,服務企業14萬人次;組織開展培訓、銀企對接、市場開拓、法律服務等服務活動623場次、服務企業3.3萬家次。
五、全方位優化融資環境,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針對中小企業普遍遇到的“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頑疾,廈門市一直致力于全方位優化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制定專門的普惠信貸計劃,采取出售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提供信用增進服務等多種方式,支持經營正常、面臨暫時流動性緊張的民營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支持企業通過發行集合債券、集合票據、短期融資券、私募債券或者通過集合信托等方式進行融資,根據融資成本情況給予每年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80萬元補貼。開展“小微企業優秀服務金融機構”推薦活動,對優秀服務金融機構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開展信貸風險補償,積極發揮財政扶持資金引導作用,設立1億元的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當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信用貸款產生風險時,可由風險資金先行給予本金損失最高70%的補償。近年來,已撬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超120億元。
搭建產融云平臺,推進銀企在線對接和產融合作,打通金融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平臺上線以來,成功放款筆數達18800余筆,幫助企業成功融資超過107億元。
六、共擔培訓費用,推動中小企業管理提升
企業發展步伐穩健前行,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在廈門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市工信局以各類培訓為基本抓手,通過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持續組織開展成長型企業高級研修班、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研修班、各類專題培訓及赴境內外交流培訓等多層次的公益課程,為廣大中小微企業經營者提供學習、成長、提升的平臺。目前每年提供特色服務活動200項以上,舉辦超200場各類培訓、講座、沙龍等公益活動,每年累計培訓學員近5000人。同時,為減輕企業人才培訓成本,廈門市按照政府、企業、學員共同分擔的原則,由專項資金給予相應的培訓費用補助。通過精心培育,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的企業家隊伍,為全市產業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為鼓勵企業引進管理咨詢機構開展戰略管理、精益生產、組織架構、品牌策劃、信息化建設等咨詢服務,廈門市對中小企業獲得管理咨詢專業化服務的項目給予補助,按企業為獲得該項服務實際發生費用總額,給予不超過50%的補助,每個企業每年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萬元。
七、創新宣傳載體,確保中小企業應享盡享
隨著惠企政策的出臺,打通宣傳渠道,擴大宣傳面,確保中小企業應享盡享成了政策推廣實施的重要一環。為此,廈門市建設了惠企政策網上統一查詢入口——廈門市惠企政策引擎(zc.xmsme.cn),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健全完善全市惠企政策體系,打造企業政策信息互聯網發布平臺,擴大政策惠及面、提升政策惠企成效。目前,收錄國家省市各級政策資金1360余項,各級政策法規信息13000余條,當前有效資金560余項,供企業查詢超過59.27萬人次 。2109年1-9月,發布各項政策通知、動態信息超過2090余條,收入有效資金288條。而針對“三高”企業(廈門市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也重點推出服務平臺,其電腦端和手機端平臺都已在今年9月份上線運行,平臺涵蓋整合各部門企業服務資源,監控“三高”企業經濟運行監測情況,建立企業動態數據庫,開辟企業訴求綠色通道,配套落實專項扶持政策等,為“三高”企業提供政策、產融、培訓、服務(商城)、招聘、創新和產銷等“云端”服務,為政企掛鉤提供可視化動態服務的同時一站式推動“三高”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除了服務平臺的建設,廈門市圍繞各項工作的開展,還在傳統媒體和網站、微信等新媒體的聯合互動,實現信息多渠道發布、效果全方位呈現。其中依托 “廈門工信”“廈門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廈門市中小企業”組成的微信服務矩陣,推出“每月申報提醒”“政策申報”“政策速遞”等特色欄目。2019年1-9月,根據企業關注熱點,及時梳理推送每月重點政策推薦、政策速遞、新政發布、政策解讀、申報提醒等圖文消息超過804條,閱讀量超過54.14萬人次,并錄制成長支持資金、專精特新等政策宣講視頻,編印《廈門市中小企業發展扶持政策匯編(2019年版)》、企業實地走訪宣傳等,幫助企業知曉政策、用好政策。
專題主辦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
承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