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可以自由侵犯的游戏,日本激情公妇厨房嗯嗯,白洁高义小说

海關總署: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通關便利

發布時間:2019-11-14 09:53

【中小企業政策宣傳月部門系列文章之十一】

近年來,海關總署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決策與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通關條件,方便中小企業更好地享受海關提供的優惠措施。

一、繼續深入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

一是建立全國海關“兩中心”,強化統一執法、高效執法。自2016年以來,海關啟動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建立“兩中心”,即建立全國海關風險風險防控中心、稅收征管中心,“兩中心”代表海關總署,以具體指令形式將監管要求直接下達到現場海關統一執行。通過機構重組,使原由全國42個海關按關區分別實施的監管,變為“中心—現場式”監管,實現管理集約化、扁平化,執法更加統一高效,全國如一關。這項改革已于2017年底初步完成。

二是推進稅收征管方式改革,明晰關企責任邊界,通關更加便利。全國通關一體化的另一項重要措施是推進稅收征管方式改革。即企業根據關稅法律制度,自行確定并申報應繳稅款數額、自主完成稅款繳納(自報自繳),貨物快速放行,海關主要通過放行后單證驗估、稽查核查,控制稅收征管風險。此項改革通過流程再造,實現企業“自報自繳”,海關將通關過程中的涉稅要素確定工作后置到貨物放行后實施,使得在稅收征管方面關企責任邊界更加清晰,通關更加便利。

三是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關檢融合,釋放體制改革紅利。2018年3月,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有關部署,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在此背景下,中國海關推行全國通關一體化關檢融合,主要措施是保持全國通關一體化“中心—現場式”基本架構不變、安全準入與稅收征管風險分別處置的基本流程不變,將檢驗、檢疫作業融入全國通關一體化整體框架和流程,實現“統一申報單證、統一作業系統、統一風險研判、統一指令下達、統一現場執法”。這項改革首次將海關和檢驗、檢疫從機構設置上融合為一體,對促進形成協調的邊境管理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018年4月20日,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業務;8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海關與原檢驗檢疫機構的進出口貨物整合申報,通關程序壓縮50%,申報數據項從229項壓縮為105項,精簡項目54%,隨附單據整合壓縮86%,口岸環節核查的86項監管證件簡化至44項,并實現聯網辦理。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2019》和《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在190個經濟體中,去年我國跨境貿易全球排名比上年度提升32位至65位,今年較去年進一步提升9位至56位,連續兩年被列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為顯著的10個經濟體之一。

四是實施“兩步申報”通關模式等改革,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2019年3月,海關總署研究實施《海關全面深化業務改革2020框架方案》,提出多項創新性改革舉措。其中,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措施是“兩步申報”通關模式改革,即收貨人無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信息和單證,第一步憑提單實施“概要申報”即可提貨,第二步在自運輸工具入境14日內完成“完整申報”。通過這項改革,收貨人最少僅需申報9項數據(最多16項)即可實現提貨,通關申報準備時間和單證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降低通關制度性成本。8月24日起,此項改革已在青島、杭州、黃埔等海關啟動試點。海關還推出了“兩段準入”改革,將進境檢疫、海關查驗、商品檢驗作業區分開來,根據“是否允許貨物入境”和“是否允許貨物進入國內市場銷售或使用”實施分段監管,加快貨物口岸流轉,“兩段準入”改革方案和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60號)均已正式發布,將于11月15日起實施。此外,海關還將推出寄遞渠道和貨運渠道“兩類通關”改革,針對郵寄、快遞的物品及該渠道小批量、多批次貨物通關特點,統一規范通關模式。海關監管與服務的供給質量將進一步提升,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獲得感大幅提升。

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

海關總署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目前,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實現與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25個部門的“總對總”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建成上線了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出口退稅、稅費支付、物品通關、加貿保稅、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服務貿易、移動應用、口岸監測、查詢統計等16大類基本服務功能,提供服務事項598項,服務覆蓋水運、空運、公路、鐵路等各類口岸,以及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各類區域,惠及生產、貿易、倉儲、物流、電商、金融等各類企業,基本滿足國際貿易“一站式”“全鏈路”業務辦理需求。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供企業自主選擇、自愿使用,企業使用“單一窗口”申報完全免費,普惠服務程度不斷提高。截至目前,累計注冊用戶達268余萬家,日申報業務量800余萬票,成為企業面對口岸管理相關部門的主要接入服務平臺。通過“單一窗口”實現通關無紙化作業率接近100%。“單一窗口”實現一點接入、一次提交、一次查檢、一鍵跟蹤、一站辦理的“五個一”功能特色。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2019》中特別提到,過去一年中國通過實施“單一窗口”,壓縮了跨境貿易的時間和成本,企業獲得感強,是跨境貿易指標的重要加分項。

三、進一步完善“多證合一”作業流程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41號)的相關要求,海關總署作為“多證合一”改革首批參與部門之一,積極協調、努力作為,大力推進改革落實落地。在推進“多證合一”改革過程中,海關總署推動建立了部門間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先后與市場監管總局和商務部搭建了網絡專線,實現了與上述部門間企業信息的自動交換共享。根據《海關總署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納入“多證合一”改革的公告》(海關總署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公告2019年第14號),海關“多證合一”改革自2019年2月1日全面實施。2月1日至9月30日,全國海關以“多證合一”方式辦理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備案 7531家。“多證合一”實施后,企業在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時,可同步申請辦理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書》,海關在確認接收到企業工商注冊信息和商務備案信息后即可完成企業備案。“多證合一”實施前,企業提交申請材料和獲取備案證書至少需要兩次往返海關現場,現在只要在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時點擊一次海關備案申請即可完成。“多證合一”實現了企業與海關“零見面”,極大便利企業辦事,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優化了進出口營商環境。

四、持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

2019年以來,《海關認證企業標準》《海關企業協調員管理辦法》《海關認證人員管理辦法》等系列信用管理制度正式實施,對企業信用狀況的認定更加科學、準確,相關管理措施更加合理、完善。尤其是《海關認證企業標準》按照通用標準與專項標準相結合的方式,專門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制定了符合其業務特點的專項標準,促進引導中小企業依法誠信經營,支持企業享受海關提供的優惠措施。

五、大力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

截至目前,中國海關已與新加坡、韓國、歐盟、中國香港、瑞士、以色列、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烏拉圭、阿聯酋、巴西等15個經濟體的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AEO互認安排,實現我國AEO企業,特別是中小型AEO企業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享受海關便利措施,降低貿易成本。

【關閉】 【打印】

專題主辦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

承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